發佈日期:2025/07/30 
記者李容萍
桃園市政府月前拍板啟動中壢區新明市場大樓重建計畫,採「先建後拆、原地安置」模式,預計於中壢區廣明路、廣明路122巷交界處的廣明二停車場設置中繼商場,預定2027年10月進駐營業。市府經濟發展局29日於新明市場2樓舉辦「新明市場攤商安置」說明會,向現有攤商說明攤商安置方案,並介紹新明中繼商場初步規劃方向。
新明市場大樓建於1990年,曾被鑑定為海砂屋,於2015年曾經整修補強,時隔近10年因後續各單位進駐、建物承載力增加,經發局前年底至去年3月再邀結構技師進行氯離子檢測和耐震詳評,結果發現相關數字較10年前惡化,目前市場1、2樓約130攤。
經發局市場科技正余世鈞表示,新明中繼商場面積約1500平方公尺,將設置生鮮、雜貨、美食及命理等4大營業區域,預定2027年10月進駐營業。商場進駐攤商將依抽籤分配攤位,並配合轉型為商場營業模式,導入綠能節電設施、靜電油煙處理、分區排水系統等現代化設計,營造明亮、衛生、便利的商場環境。
說明會邀請約百位市場攤商及相關機關參與,現場發言踴躍,攤商主要反應包括未來中繼商場的走道寬度、攤(鋪)位大小、攤(鋪)位隔間的規劃方向,並希望設計過程中能積極邀集自治會參與,以符攤商實際使用需求。
至於新明市場大樓未來拆除後,由市府住宅發展處規劃興建社會住宅,打造現代化示範市場,預定2027年開工,2030年完工。
資料來源:自由時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