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佈日期:2025/09/18 
編譯許家華
受黃金價格創歷史新高和一波投資流入的推動,銀價已飆升至每盎司 42 美元,登 14 年高點,瑞銀上調了對白銀的預測,稱其可能在未來一年創下歷史新高。
瑞銀目前預測,到 2025 年底,白銀交易價將達到每盎司 44 美元,到 2026 年中期將攀升至 47 美元,這與近期上調黃金預期的結果一致。
策略師 Dominic Schnider 和 Wayne Gordon 報告指出:「我們認為白銀價格可能創歷史新高——這種觀點支持持有白銀多頭部位,或為了提高收益率而賣出其下行風險倉位。」
宏觀因素推動黃金價格上漲,在同樣宏觀因素的助力下,儘管全球工業活動低迷,白銀價格也跟著上漲。
瑞銀指出,地緣政治緊張局勢、美國財政赤字、經濟成長放緩以及聯準會降息前景是需求驅動因素,而白銀與黃金的強相關性(通常在 0.5 到 1.0 之間)放大了這些影響。
交易所交易基金 (ETF) 的流入突顯了這一趨勢。瑞銀強調,光是本季,白銀 ETF 就增加了超過 2,000 萬盎司的持股,使今年的總持倉接近 8,000 萬盎司。
儘管百銀 ETF 持倉規模龐大,但仍比 2021 年疫情時期的高峰低了超過 2 億盎司。
展望未來,策略師認為,隨著貨幣環境的放鬆以及投資者對週期性復甦的預期,白銀將進一步受益。瑞銀預計,金銀比率將降至 80,支撐白銀的相對優異表現。
但瑞銀也警告稱,白銀的波動性大約是黃金的兩倍。策略師表示,即使在牛市中,也可能迅速出現價格回調 15% 或以上的波動,因此,持有白銀需要更高的風險承受能力。
策略師表示,低利率前景、全球經濟疲軟以及不可持續的財政赤字,促使投資人持續投資貴金屬。
由於這些情況短期內不太可能逆轉,他們預計投資者對白銀的興趣不會突然下降。
資料來源:鉅亨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