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佈日期:2025/09/05 
記者鄭淑婷
部分公墓無遷葬規劃 納骨設施供需壓力增 審計處要求加強宣導
國人對「環保葬」接受度越來越高,桃園市二○二二至二○二四年往生者採環保葬人數,從一四九○人提高到一五九○人、一六八一人,雖然逐年成長,但占死亡人數比率,仍在六都後段班,審計部桃園市審計處於去年度桃市總決算審核報告中,認為還有很大成長空間,要求市府持續加強民眾對環保葬的認識與接受度,並研議適當的誘因機制。
生前預立意願 今年已967人登記
審計處指出,去年六都環保葬比率,台北市四十六.二八%,遠高於其他城市,其次為高雄市廿三.三三%、台中市十五.六一%、台南市十.九三%、桃園市十.五一%、新北市五.四五%,桃園市部分公墓迄無遷葬規劃,環保葬成效尚待提升,現有納骨設施供需壓力增加,應謀改善,以免塔位量體不足引發施政風險,並促進土地資源活化利用及環境永續發展。
市府研議鼓勵金 優化4樹葬區
市府民政局禮儀事務科長游琇茹昨天表示,桃市環保葬分為樹葬、海葬,今年以來海葬卅二人、樹葬九八○人,為推廣並提高民眾認同環保葬,元旦起開始推行「生前預立環保葬意願登記」,截至目前已有九六七人完成登記,另研議「環保葬鼓勵金計畫」,例如鼓勵家屬將存放納骨塔的往生親屬骨灰骸改採環保葬,並持續規劃現有四個樹葬區擴充及優化措施,兼顧紓解納骨塔空間。
游琇茹說,全市現有蘆竹、楊梅、龍潭及大園等四個樹葬區,以今年來說,蘆竹樹葬區四八三人、龍潭三○二人、楊梅一七○人、大園廿五人,大園使用率明顯偏低,分析主因是大園區安祥園啟用僅三年多,加上當地人口較少所致。
游琇茹指出,全市公立納骨塔共有廿處,迄今整體使用量逾六十三%,其中,楊梅、平鎮、龍潭、大溪的容量僅能使用到二○二八年。
資料來源:自由時報